查看原文
其他

“多次黯然泪下”!他走了,钟南山发文悼念

掌上医讯
2024-09-06

导语

著名呼吸病学家沈华浩教授逝世。

2024年4月16日12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年仅61周岁。



作为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学术带头人之一,沈华浩教授一直致力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部感染、肺部肿瘤等的分子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是最早集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于一身的呼吸人,为我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下为讣告全文:


中国共产党党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大学医学院原副院长沈华浩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6日中午12时在浙大二院逝世,享年61周岁。

沈华浩,男,1963年1月出生,祖籍广东梅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呼吸病学学术带头人之一,近40年来一直致力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部感染、肺部肿瘤等的分子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


沈华浩教授长期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呼吸疾病诊治与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哮喘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哮喘和变态反应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系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以及国际期刊Therapeutic Advance in Respiratory Diseases副主编;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呼吸系统疾病》等书籍11本、副主编14本;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重大计划项目、973、863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


在Nature、NEJM、Lancet、Nat Chem Biol等期刊发表论著228篇,累计IF 2908,被Nature、Science、Cell、NEJM、Lancet等SCI杂志他引8816次;发表中文论文231篇,他引6022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中国呼吸医师奖”等获得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钟南山发文悼念:

痛悼我的学生,更是挚友—沈华浩教授


在2006年哮喘年会上,钟南山与沈华浩一起评审壁报。图片来源:“南山呼吸”公众号


“最好的研究者是临床医师”


在哮喘这一疾病上,有一种哮喘类型是沈华浩教授首次发现并命名——胸闷变异性哮喘。


这一哮喘类型的发现始于2004年的一个病例。那年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沈华浩的门诊。这个少年从2002年开始患上了一个“怪病”,频繁的胸闷,胸口仿佛压着一块大石,呼吸异常艰难。随着病情进展,他已经无法下床,吃饭和排泄都在床上解决,骨瘦如柴。父母带他跑遍了各大医院,却始终无法明确病因。


沈华浩教授为康复长大的“怪病”男孩后期诊疗


时任呼吸内科主任的沈华浩从少年发病前打过篮球猜测,这可能是运动引起的不典型哮喘,随后一系列的检查证实了他的猜想,明确病因后通过对症治疗,少年很快好了起来。


少年出院了,但沈华浩的疑问没有得到解答,他和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但当时所有教科书、专业论著都没有提到这个特殊类型的哮喘。随着越来越多胸闷患者找到沈华浩,他带领团队耗时数年筛选了上千例门诊病人,追踪治疗反应,分析数据。


整整近10年后,2013年沈华浩团队在国际期刊发布最终研究结果:《一种新的哮喘亚型: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


胸闷变异性哮喘被写入《内科学》等19本国家规划教材和医学权威工具书,成为国际医学界的一个“中国标准”及中国呼吸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被美国学者称为“Shen's Syndrome”(沈氏综合征)。


引领科学家走向成功的不仅仅只有天赋和坚持,还有对未知的探索精神。“发现”“研究”“有意思”是沈华浩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2014年,他在对《医师报》谈到发现胸闷变异性哮喘感受时说,“掌握了科研思维的方式,对医学科学研究的执着信念,就会在日常工作中体会到每个现象、每个病例都是有研究价值的。最好的研究者是临床医师。”


在发现了胸闷变异性哮喘后,沈华浩依然没有停止探索。2023年,他和团队又给出了一个数字——28万,我国有近28万经确诊的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同时还有大量未明确诊断患者在各大医院间辗转,可能被误诊为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更年期综合征、精神疾病等。


为了让更多患者摆脱痛苦,10多年来,沈华浩一直致力于推动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规范化诊疗。在他的发起下,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16家医学研究团队都加入了进来,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全国铺开。浙大二院全科医学科童钰铃医生最早是在课本上听说的胸闷变异性哮喘,走上临床后,她对胸闷的患者总会格外留意。


2023年,沈华浩教授先后牵头制订《轻度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及《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沈华浩认为,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未被诊断的胸闷变异性哮喘患者,此前如何诊断,根据什么标准诊断,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共识发布后,临床医生就能效诊治这类患者。


不仅仅是在国内,因为沈华浩,10多年来全球有200余家医疗、科研单位陆续发表了超270篇胸闷变异性哮喘的相关研究,但沈华浩表示,目前它的发病机制、疾病疗程、转归和预后仍不明确。


不仅仅是哮喘,他还带领团队长期奋战在慢阻肺、肺部感染、肺癌、呼吸危重症的科研、预防诊疗第一线。多年来,沈华浩主编了国家规划教材《呼吸系统疾病》等书籍11本、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并在顶刊《柳叶刀》《自然》等发表了228篇论著。


所热爱的全部


2016年9月,沈华浩确诊前列腺肿瘤。这几年,他先后接受了3次大手术、8轮化疗、3次放疗,以及数次的局部有创介入治疗,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即便疾病缠身,他依然没有离开坚守了30余年的岗位。


这几年,沈华浩依旧频繁地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发表研究论文、接受媒体采访普及医学信息。


2021年他和团队发文揭示哮喘炎症治疗的新靶点,2022年发文提出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潜在新策略,2023年沈华浩参与欧洲呼吸学会年会,分享了哮喘机制相关的最新研究。


2023年8月,沈华浩入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即便是在腰部手术后无法坐起,沈华浩仍然强忍疼痛,在护具支持下继续推动学科发展。今年1月,他还组织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哮喘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对于规范哮喘的诊疗流程,升级哮喘从轻度到重度的诊治管理体系,提高哮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水平制定标准。


而根据浙大二院发布的信息,就在前几天,沈华浩仍牵挂着学科、学会工作,以及5月份的世界哮喘日活动。


工作是沈华浩所热爱的全部,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做的事全都是我想做的。”


来源 | 掌上医讯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医学界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掌上医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